“我壮年时曾为秦博士,秦起焚书之火,天下《书》大都被毁。我只知国藏《书》一部,我家存一部,项羽入咸阳,一把大火,国藏之《书》化为灰烬,我家藏之《书》或为仅存的一部。我视《书》如命,我与我妻、我子,为逃兵火,带上一车《书》,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……”

 

2021年2月12日,即大年初一当天,大型文化节目《典籍里的中国》在央视震撼首播。播出当日,轰动全国。

 

新闻联播报道:“12日当晚,话题阅读量超过4.5亿。”那一天,伏生护《书》的故事,让千千万万人为之落泪、为之感动。

 

伏生究竟是谁?他为何要护《书》?为什么这本书,在这位老人心中如此重要?

 

 

01

 

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载:“伏生者,济南人也。故为秦博士。”

 

据司马迁考证,伏生是今山东邹平人(邹平县西汉时属济南郡)。他生活的年代,大约在公元前256年至公元前157年之间。

 

伏生年轻的时候,曾经在秦朝做“博士”这个官职。“博士”,即博通古今之士,作为秦朝廷内的专家、学者,伏生负责管理《尚书》的文献,也许偶尔还为秦始皇讲解《尚书》。

 

秦始皇焚书时,伏生不舍《尚书》被烧毁,在自己家中私藏了一份。其后,秦末战乱,刘邦项羽纷纷而起,争夺天下,伏生为了躲避战火,离开了都城咸阳,带着《尚书》回到了自己的老家。

 

但是,老家也不太平,毕竟在那个人心动荡的时代,入室抢劫、烧杀抢掠,都随时有可能发生。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《尚书》,伏生将其藏进了自己房屋的夹壁墙之中,随后,他也离开了这里,开始背井离乡,漂泊外地。

 

直到秦亡汉兴,社会安定后,伏生才回到家乡。回家的第一件事,就是打开夹壁墙,从中取出了《尚书》。

 

然而,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:当时的《尚书》,是用竹简记载,但竹简不防水、不防潮、也不防虫,几十年过去,水浸虫蛀,一百篇《尚书》损失大半,篇目完整的,竟然只剩下了28篇!

 

伏生无比痛惜,但又深感庆幸。万幸蒙上天垂怜,至少还有这28篇《书》传下来。伏生心中发誓,一定要将这28篇传下去。于是,他将这28篇一一抄录、整理,开始广招弟子、设坛传教,为世人讲读《尚书》。

 

等到了孝文帝的时候,广泛征求能够讲授《尚书》的学者。结果,朝廷内外,能讲《尚书》的人,竟然一个也找不到!大臣们面面相觑,此时有人提起,听说济南郡的伏生精通《尚书》,不如召他进宫,为大家讲读吧。

 

然而,此时的伏生已经90多岁,实在不能远行了。

 

02

 

东汉卫宏《诏定古文尚书序》中记载了这一段往事:

 

“征之,老不能行,遣太常掌故晁错往读之。

 

年九十余,不能正言,言不可晓,使其女传言教错。

 

齐人语多与颍川异,错所不知者凡十二三,略以其意属读而已。

 

因为伏生不能出行,朝廷将晁错派到邹平,让他跟随伏生学习《尚书》。然而,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——伏生此时已是90多岁的老人,口齿含混,说话不清。纵有一身深厚学识,可表达不出来,晁错也听不懂。

 

幸而,有伏生的小女儿姜娥,在一旁代为解说,充当了父亲与晁错之间的翻译。这样经过了数月努力,晁错终于将《尚书》学完,把抄录本带回朝廷。

 

这就是传之后世的伏生本今文《尚书》。

 

后人评价说:“汉无伏生,则《尚书》不传;传而无伏生,亦不明其义。”

 

清代学者崔东壁在《考古续说》中说:“使无伏生,则二十八篇之书不传;二十八篇之书不传,则地平天成之业不著于世,而禹汤文武之事亦莫得其谨。虽有论语孟子称述之,而见知闻知之实皆无单考,而知之圣道几何而不晦也!”

 

意思是说,想探求尧舜时期的历史,必须通过《尚书》。如果没有伏生,《尚书》将从此失传,人们对于禹汤文武之事也就莫得其详。

 

 

伏生保护了《尚书》,这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文化的传承,对于我们追溯华夏文明的上古历史,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伏生被后世的人们赞誉为“尚书再造”,赞美他传承经典的不朽贡献。

 

03

 

伏生护书的故事,令人感动不已。其实,再来纵观中国历史,我们不只伏生一位护书人。

 

三国时期战乱,东汉用200年收集的典籍,大都毁于战火。蔡邕的女儿蔡文姬,默写出古籍400卷,才重新丰富了国家藏书。

 

清末太平天国运动,国家的珍宝《四库全书》流落民间。民间的护书人丁丙、丁申兄弟,斥巨资买下藏书,用7年进行修补,才保存了书籍的原貌。

 

中日战争爆发后,我国文物典籍被侵略者掠夺。翻译家郑振铎先生,痛心疾首地说,“史在他邦,文归海外,奇耻大辱,百世莫涤。”于是,他开始跟其他学者一起,冒生命危险四处收书,为此差点被特务抓走。他们将抢购到的书籍,打了3800个包裹寄去香港,最终为我国保留了3万多册典籍。

 

设想,就算是现在,让我们发3800份快递,都难以保证不会出错,而郑振铎先生为首的学者们,在沦陷区那样恶劣的环境下,居然能发出3800包书籍,而且无一遗漏。该是怎样的心,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?

 

纵观中国历史,每当灾难在前,总会有人挺身而出,或如伏生,或如蔡文姬,或如丁丙丁申兄弟,或如郑振铎……

 

他们用自己生命的力量,护书、传书,将承载着中华文脉的珍贵典籍,代代传承下来,使今天的中华儿女,依然能沐浴在经典的润泽之中。

 

作为中华儿女,面对他们,我们唯有升起深深的敬畏和感恩。

 

对于经典最好的保护,就是继承与发扬。学习经典,感悟那份经典中深邃的智慧,并将之应用于我们的人生当中,我们才能够自豪地说:

 

我们没有辜负先辈的传承,薪火相传,新一代人护书传书的火炬,我们已经牢牢地握在了手上。

 

传承经典,润泽人生。回到中华文明的清晨,带着更坚定的文化自信,走向更远更开阔的未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