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良在得黄石公密授《素书》后,从中学到了些什么呢?今天,我们通过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记载的三个故事,来体会《素书》的智慧如何助张良洞察人性、逢凶化吉。

 

 

反对分封六国

 

楚汉相争第三年,刘邦被围困于荥阳一带,处境危急。某天,谋士郦食其对刘邦建议,重新封立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这六国的后裔,如此六国君臣百姓定会感恩戴德,归顺服从于陛下,这样一来项羽也会恭恭敬敬地前来朝拜。

 

刘邦一听喜出望外,但未及行动,张良从外回来,得知这一计划后,非常不客气地说:“是谁替陛下出的这个主意?我看陛下的大事要完了。”接着,张良从双方力量对比、我方经济实力、天下局势、人才流向等八个方面,依次进行分析,最后提醒刘邦:

 

“难道分封六国后人,他们就会跟我们同仇敌忾,帮我们攻打楚国吗?事实上,六国一旦成立,看到楚国的强大,他们马上就会像墙头草一样,放弃我们而向楚国倒戈,这是手持刀锋而把刀柄递到敌人手里啊。”刘邦听了张良这番话,“辍食吐哺”,急得嘴里的饭都吐出来了,立刻停止了这个计划。

 

《素书》言:“败莫败于多私。”事情的失败,往往源自人们内心过分的私欲。韩非子曰:“利之所在民归之,名之所彰士死之。”

 

一个名、一个利,这两样东西人人梦寐以求。利益在哪,人就去哪,这是普遍的人性。之所以大事难成,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大家在关键节点上,各自依利而行,变成一盘散沙。

 

我们不高估自己,逐利之心人皆有之,同时,我们也不可太过高估同行与合作伙伴。就像张良提醒刘邦的那样,出于私心分封六国,难道六国就没有他们的私心吗?以利而来者,以利而去,成大事者,警醒“利”字。

 

 

封雍齿为侯

 

刘邦平定天下后,开始论功行赏,但朝堂之上纷说众多,以至于一年多的时间都未有所定论。一天,张良陪同刘邦在宫中散步,走到桥上,远远望见一些将领正坐在地上议论不休。刘邦问:“这些人在嘀咕什么呢?”

 

张良说:“陛下不知道吗?他们在商量谋反呀。”刘邦吃了一惊,说:“天下已经安定了,为什么还要谋反?”

 

张良答:“看您现在封赏的,都是与您亲近的老朋友,看您论罪诛杀的,都是您平时仇恨的人。所以,这些跟您关系一般的将领心中不安啊,他们担心您不仅不会把地分给他们,还会找个事由把他们处死。”

 

刘邦忧心忡忡地问:“那这该怎么办呢?”张良反问:“群臣之中,您最恨谁?”刘邦说:“是雍齿。他跟我有怨,好几次让我下不来台,我本想杀他,但念他功劳大,又不忍心。”

 

张良建议:“那您现在赶紧封赏雍齿,群臣看见连雍齿都能被封赏,自己肯定也能受封,谋反的念头自然就打消了。”

 

刘邦依张良之计而行,果然安定了群臣的心。《素书》有言:“小怨不赦,则大怨必生。”刘邦在赏罚时,被自己的私人恩怨所左右,结果引发群臣谋反之心。

 

一个组织,要想保持稳定,领导者的奖惩不能仅凭个人好恶,一定要制定标准,行事尽量公平,才能避免怨恨的滋生。

 

对这一点,小微企业尤其需要注意,不能因为企业员工少,就忽视制度的重要性。优秀的领导者能重用跟自己有过节、甚至是有怨恨的人,包容怨恨,是胸怀的体现,也是成大事的本领之一。

 

 

择封留县

 

等到行赏张良时,刘邦对他说:“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这些都是你的功劳。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!”三万户是什么概念?是汉朝十分之一的土地,相当于曹参、萧何、周勃三大功臣封地的总和。

 

然而,张良却谦虚地推辞道:“当初臣在留县与陛下相遇,是天意的引领,这些年来,陛下采取我的计谋,侥幸有对,我不敢居功,希望陛下将留县封给我,这就足够了,实在不敢承受三万户。”

 

其实,刘邦提出的三万户,又何尝不是在试探张良呢?张良之才,若有野心起兵造反,天下易主也说不定。但凡他有一丝贪念,恐怕都会落到跟韩信一样的悲惨下场。

 

所以,《素书》中说:“吉莫吉于知足。”世间最大的吉祥莫过于知足,懂得适可而止。这里说的知足不是小富即安,而是看清人性、看清规律,能够洞见前方的危险,就不会知进不知退,给自己带来凶险。

 

吉莫吉于知足,苦莫苦于多怨,危莫危于任疑,败莫败于多私……《素书》所揭示的规律,也应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