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史记 ·宋微子世家》中,司马迁记载的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,是一个难得的讲求仁义的君主。

 

当年,在位的宋桓公病重。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,生为太子的兹甫(宋襄公)本应是继位之人,可是兹甫却在父亲面前恳求,要把国君之位让贤于庶出的兄长目夷,宋桓公虽然认为太子之意合乎道义,但最终未同意。宋桓公去世,兹甫即位,为宋襄公,后宋襄公让自己的哥哥目夷做宰相 。世人称赞宋襄公有让国之美。

 

宋襄公最广为人知的故事,可能就是泓水之战。公元前638年,宋国讨伐郑国,楚国为援救郑国而讨伐宋国,同年冬天,宋襄公在泓水与楚成王作战,楚军正在渡河,河渡到一半,宰相目夷赶紧劝说宋襄公说:“敌众我寡,要趁他们渡河时进攻。”宋襄公并未听从目夷的意见。

 

过了一会,楚军渡完了河,正在重新排列阵势。目夷又来劝说:“现在进攻吧!”宋襄公却说:“等他们排好阵势再打。”楚军部署完毕,宋军才出战,结果,宋军大败,宋襄公的大腿也在战斗中负了伤。第二年,宋襄公就因为伤势发作而去世了,他的称霸之梦,也至此遗憾终结。

 

宋襄公高举仁义的大旗,却没能成就周王朝那样辉煌的事业,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
 

其实,体会故事背后的真相,会发现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,而且能得以传承,仅仅有仁义,是远远不够的。

 

 

 

这里通过一张象限图做简要的剖析:

第一个方面,仁义卓越,智慧良好,所成就的事业,是名震一时。

第二个方面,智慧与仁义良好,所成就的事业,是小富即安。

第三个方面:仁义良好,智慧卓越,成就的事业,是成而有患。

第四个方面:仁义与智慧双卓越,事业结果是,功成名就。

 

总结来看,成就一番事业,大体会呈现这样四种状态:名震一时、小富即安、成而有患、功成名就,想要功成名就,需要仁义、更需要智慧。卓越的仁义与卓越的智慧,助力我们走得快、走得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