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察克治


原文


【44.16】问:“知识不长进,如何?”

先生曰:“为学须有本原,须从本原上用力,渐渐盈科而进。仙家说婴儿,亦善譬。婴儿在母腹时,只是纯气,有何知识?出胎后方始能啼,既而后能笑,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,又既而后能立能行、能持能负,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。皆是精气日足,则筋力日强,聪明日开,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。故须有个本原。圣人到‘位天地,育万物’,也只从‘喜怒哀乐未发之中’上养来。后儒不明格物之说,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,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,岂有此理?”

又曰:“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。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;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;枝而后叶,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,勿作枝想,勿作叶想,勿作花想,勿作实想。悬想何益!但不忘栽培之功,怕没有枝叶花实?”

【44.17】问:“看书不能明,如何?”

先生曰:“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,故不明。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,他到看得多解得去。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,亦终身无得。须于心体上用功,凡明不得,行不去,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。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,这心体即所谓道。心体明即是道明,更无二。此是为学头脑处。”

【44.18】“‘虚灵不昧,众理具而万事出’。心外无理,心外无事。”

【44.19】 或问:“晦庵先生曰:‘人之所以为学者,心与理而已。’ 此语如何?”

曰:“心即性,性即理,下一‘与’字,恐未免为二。此在学者善观之。”

【44.20】 或曰:“人皆有是心。心即理,何以有为善,有为不善?”

先生曰:“恶人之心,失其本体。”

【44.21】问:“‘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,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’此言如何?”

先生曰:“恐亦未尽。此理岂容分析,又何须凑合得?圣人说‘精一’自是尽。”

【44.22】“省察是有事时存养,存养是无事时省察。”

【44.23】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功夫之说。

先生曰:“除了人情事变,则无事矣。喜怒哀乐非人情乎?自视听言动,以至富贵贫贱、患难死生,皆事变也。事变亦只在人情里。其要只在致中和,致中和只在谨独。”

【44.24】澄问:“仁、义、礼、智之名,因已发而有?”

曰:“然。”

他日,澄曰:“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,是性之表德邪?”

曰:“仁、义、礼、智,也是表德。性一而已,自其形体也谓之天,主宰也谓之帝,流行也谓之命,赋于人也谓之性,主于身也谓之心。心之发也,遇父便谓之孝,遇君便谓之忠,自此以往,名至于无穷,只一性而已。犹人一而已,对父谓之子,对子谓之父,自此以往,至于无穷,只一人而已。人只要在性上用功,看得一性字分明,即万理灿然。”

【44.25】一日,论为学功夫。

先生曰:“教人为学,不可执一偏。初学时心猿意马,拴缚不定,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,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。久之,俟其心意稍定,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,亦无用,须教他省察克治。省察克治之功,则无时而可间,如去盗贼,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。无事时将好色、好货、好名等私逐一追究,搜寻出来,定要拔去病根,永不复起,方始为快。常如猫之捕鼠,一眼看着,一耳听着,才有一念萌动,即与克去,斩钉截铁,不可姑容与他方便,不可窝藏,不可放他出路,方是真实用功,方能扫除廓清,到得无私可克,自有端拱时在。虽曰‘何思何虑’,非初学时事。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,即是思诚,只思一个天理。到得天理纯全,便是‘何思何虑’矣。”

【44.26】澄问:“有人夜怕鬼者,奈何?”

先生曰:“只是平时不能集义,而心有所慊,故怕。若素行合于神明,何怕之有?”

子莘曰:“正直之鬼,不须怕;恐邪鬼不管人善恶,故未免怕。”

先生曰:“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?只此一怕,即是心邪。故有迷之者,非鬼迷也,心自迷耳。如人好色,即是色鬼迷;好货,即是货鬼迷;怒所不当怒,是怒鬼迷;惧所不当惧,是惧鬼迷也。”

【44.27】“定者心之本体,天理也。动静,所遇之时也。”

【44.28】澄问《学》《庸》同异。

先生曰:“子思括《大学》一书之义,为《中庸》首章。”

【44.29】问:“孔子正名,先儒说‘上告天子,下告方伯,废辄立郢’。此意如何?”

先生曰:“恐难如此。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,我就先去废他?岂人情天理?孔子既肯与辄为政,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。圣人盛德至诚,必已感化卫辄,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,必将痛哭奔走,往迎其父。父子之爱,本于天性,辄能悔痛真切如此,蒯聩岂不感动底豫。蒯聩既还,辄乃致国请戮,聩已见化于子,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,当亦决不肯受,仍以命辄。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,辄乃自暴其罪恶,请于天子,告于方伯诸侯,而必欲致国于父。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,请于天子,告于方伯诸侯,必欲得辄而为之君。于是集命于辄,使之复君卫国。辄不得已,乃如后世上皇故事,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,备物致养,而始退复其位焉。则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,名正言顺,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!孔子正名,或是如此。”

【44.30】澄在鸿胪寺仓居,忽家信至,言儿病危。澄心甚忧闷不能堪。

先生曰:“此时正宜用功。若此时放过,闲时讲学何用?人正要在此等时磨炼。父之爱子,自是至情。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,过即是私意。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忧,则一向忧苦,不知已是有所忧患,不得其正。大抵七情所感,多只是过,少不及者。才过便非心之本体,必须调停适中始得。就如父母之丧,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,方快于心。然却曰‘毁不灭性’,非圣人强制之也,天理本体自有分限,不可过也。人但要识得心体,自然增减分毫不得。”

【44.31】“不可谓‘未发之中’常人俱有。盖体用一源,有是体即有是用,有‘未发之中’,即有‘发而皆中节之和’。今人未能有‘发而皆中节之和’,须知是他‘未发之中’亦未能全得。” 



学员心得


袁同学:

带着观照去学习和工作,发现废话少了,矛盾少了,事情的进展顺利了。观照自己的同时,更能看清人事物的本质,今天找到了一点心上用功的感觉。

孙同学:

表妹家的孩子小升初,一分之差未能考入一所比较好的私立学校,和女儿探讨起心动念,女儿说听到这个消息特别的惋惜,她说,“妈妈,老师说,要把天下父母看作自己的父母,把天下子女都看作自己的孩子,利益他人的时候就是建设自己”,为孩子点赞!

曹同学:

深悟:日常生活中,一旦觉察到不好的念头,需立刻斩去,绝不姑息。昨晚听阳明心学课堂直播,发现自己身上有个重大问题,与朋友交,不懂得相下,爱彰显,茫茫荡荡三十年,错失了多少机会。实在是可惜!

笃行:类比傲心、躁心等八颗心,追根溯源,一个个对治。不容放过。今天继续去新项目,主动向离职同事了解更多信息。

唐同学:

深悟:我之前总觉得要先提升自己的修为再去做事、去担当,可是一遇到事儿,心又动了,随他人起舞。今天知道那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,人须在事上磨,方立的住,方静亦定,动亦定。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,一定会提高行动力。

笃行:今天体证了帮助他人快乐自己。担当即成长。

周同学:

深悟:至善,复其本然而已。“我本圣贤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让本然俱足之本体没有处在中的生命状态,要通过省察、存养功夫恢复其至至善状态。

笃行:昨天炒币,在所持币种被操盘手人为暴跌时,我心未见恐慌,反而感应到了操盘手的意图。怪不得,金融业高风险,皆源于心被搅动而乱,无序之心必错误决策也。



书籍推荐

《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》


进入商城购买



四部曲APP

开发心中宝藏的钥匙



点击下载